返回文章列表

编辑 删除

ID1154
文章分类1
标签五周年特刊
标题金融活水滴灌沃土 不忘初心实干笃行——宜兴分公司成立三周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下午4:47:53
来源江苏农担
h5链接
内容<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324539824.jpg" alt="111.jpg"></p><p><br></p><p>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之滨。土地肥沃、河网稠密、丘陵绵延,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造就宜兴“鱼米之乡”的美称。作为苏南地区的农业大县,宜兴共有粮食播种面积约8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约33万亩,茶林果园种植面积约7万亩,水产养殖水面约17万亩,农业生产和投入的资金面广量大,各类农业主体亟需金融信贷资金的支持。</p><p><br></p><p>2018年10月18日,江苏农担宜兴分公司揭牌开业。自成立以来,分公司秉持财政支农、引导金融资本投向农业,致力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牢记为农担保的初心使命,坚持以“贴农、为农、惠农”为目标,以“搭建农业农村金融桥梁”为使命,牢牢把握农业融资担保的政策性定位,服务在宜兴农业的第一线。</p><p><br></p><p><strong>坚持为农、惠农、贴农彰显政策定位</strong></p><p><strong><br></strong></p><p>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离不开政府、金融的多方支持。没有政策引导,没有资金后续支持,农业主体即便想实现科技提升、进行转型发展,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农担公司通过耕植宜兴农业,在收集了解相关信息后,以服务直接送上门的形式,快速高效地帮助农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p><p><br></p><p>截至2021年9月末,宜兴分公司累计为1193户农业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累计担保96928万元,9月末在保余额38655万元,在保农业主体已由2019年初的82户增至612户,其中,政策性业务占比100%,户均在保余额63.16万元。客户融资综合成本不超过5%,对照财农〔2017〕40号文件规定的综合成本不超过8%计算,累计为农户节约融资成本约2910万元。同时向市县级地方财政争取保费减免的优惠政策,累计为农户节约担保费用约432万元,获得地方农业主体的一致赞誉。</p><p><br></p><p><strong>雪中送炭助力企业转型升级</strong></p><p><strong><br></strong></p><p>初创于1886年的和桥米厂,是全省粮食加工领域的唯一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从清朝的河埠米坊历经几轮所有制形式的变更,直至2019年,历经百年风雨的和桥米厂依旧驻立在运河埠边,在城市中再也看不到的、圆木支撑的一小排砖瓦小平房里从事着大米加工业务。</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159573629.jpg" alt="5.jpg"></p><p><br></p><p>老化的厂房设备及狭小的空间已不能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和桥米厂计划升级转型,投建10万吨/年的大米加工车间。受到原经营场地面积限制及厂房扩改无法审批的影响,企业于2018年起计划购置土地建设新厂房及办公区。然而新厂房的购建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及担保又制约了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了解到企业谋求转型、资金短缺的困境后,宜兴分公司积极介入,为其提供融资担保800万元,及时给企业的转型升级吃上了”定心丸”。</p><p><br></p><p>2020年企业从原有5亩地、道路逼仄的和桥老街搬迁至道路宽广、占地25亩的新厂区,生产能力也由原先的150吨/天提升至400吨/天。同时企业将生产线全面升级,将智能化控制技术运用于生产全流程。在大米生产车间,再也不用工人进行大米的装袋封袋及搬运,拟人化的机器手臂代替人工进行全流程的封装及搬运。</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179648174.jpg"></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179451242.jpg"></p><p><br></p><p>企业的变化不仅仅只是生产场地的扩大搬迁,更是从技术上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质变。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加工中的环保设施配置更是推进了绿色生产,提升了大米的成品率及食味值。“感谢农担对农业的支持,工厂不种田也要增粮的愿望成了现实”,和桥米厂的总经理徐勤荣表示,目前与企业合作的绿色生产发展基地3000亩,每年合同定向种植5万亩,带动周边农民每年增收过百万。和桥米厂也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应急加工定点企业,成品粮储备承储企业,圆满完成新冠疫情及重大节日稳产保供的任务。</p><p><br></p><p>赋能农业发展、提升农民增收,江苏农担始终在路上。</p><p><br></p><p><strong>推进产业融合力促乡村振兴</strong></p><p><strong><br></strong></p><p>宜兴市金裕穗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宜兴市杨巷镇融一二三产业(稻米)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之一,作为政府打造的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重点项目之一,虽然有各级政府政策支持,但资金短缺仍是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短缺的营运资金哪里来?作为新办企业,一没有抵押、二没有担保,对接的银行纵然想介入亦难以支持。</p><p><br></p><p>了解到乡镇传来的求助信息后,宜兴分公司秉承不忘初心、为农担保的使命,充分发挥政策性农担机构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作用,于2019年为金裕穗公司提供300万元信贷业务担保。自从获得农担公司融资担保的300万元后,金裕穗公司陆续投入资金对育秧田块的道路进行水泥硬质化改造,保障秧苗运输机能顺利下田作业,既最大限度的省工省力,又增强了育秧能力,保障2万多亩农田的秧苗摘插需要。同时,公司还对秧田灌水用的物联网喷淋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通过优化喷淋程序来改进灌水方式,以提升秧苗质量。</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203208518.jpg" alt="8.jpg"></p><p><br></p><p>金裕穗公司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杨巷镇稻米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稻米规模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宜兴“杨巷大米”品牌度及产品质量,为杨巷镇打造优质稻米产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以点带面推动杨巷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p><p><br></p><p>金裕穗负责人曹国群说:“一要感谢党的政策好,二要感谢农担公司给予的支持,农担公司不仅解决了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也为公司周边农户提供了资金保障,让老百姓敢借钱,钱借的放心,更用的舒心。”</p><p><br></p><p><strong>政策宣传彰显农担品牌</strong></p><p><strong><br></strong></p><p>“政策再好没人知道就落实不了。”实现农担政策的有效传播、快速落地是宜兴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探寻并在日常工作中一以贯之的。</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220309849.jpg" alt="4.jpg"></p><p><br></p><p>利用传统渠道,借助媒体声音。分公司通过在当地权威的宜兴日报上刊登信息、在农业乡镇的公交站台上广泛投放站台广告、在城乡结合的拆迁小区内布置广告牌。从撒网捕鱼式的信息投放到分析客群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区域深入宣传,借助正规媒体的传播,宜兴分公司逐步在宜兴地区树立公司知晓度及品牌度。</p><p><br></p><p>携手合作银行,深入基层网点传播。分公司充分利用银担合作渠道,对各合作银行不定期开展各类农担业务的银企对接座谈会,深入各农业乡镇的合作银行基层网点,给银行客户经理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银行渠道广泛宣传,以点织网式地提升农担公司的知晓度,推动农担政策入乡村、到农户。</p><p><br></p><p>携手政府机构,架构农担业务的信息渠道。分公司努力联通政府机关,将政策宣传下沉至机关网点末梢。通过多次走访镇、村涉农部门,紧密对接基层村委,直接把农担的政策和业务推广到乡间地头。</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234945056.jpg" alt="3.jpg"></p><p><br></p><p>借助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成人学校等组织的相关培训班机会,宣讲农担政策,第一时间将农担公司的相关政策传递到广大农户。初步统计,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业务宣讲及政策推介会百余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苏农担的政策和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合作银行和涉农主体所认可,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在宜兴地区已明显显现。</p><p><br></p><p><strong>政担银深化合作助力农担发展</strong></p><p><strong><br></strong></p><p>农担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2019年初,宜兴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通知》(宜发〔2019〕21号)中,明确“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江苏农担宜兴分公司的业务合作”,在全市的财政工作会议中也两次提到要加强和发挥江苏农担宜兴分公司的政策撬动作用。同时,无锡分公司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协调全市金融机构,签署了全面和深入开展整个无锡地区内农担工作的协议,这些均为农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力支撑。</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247550058.jpg" alt="1.jpg"></p><p><br></p><p>在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支持下,宜兴地区支持农担业务开展政策的工作通过《关于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兴市地方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实施办法》两个文件正式落实,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文件明确建立“一机制一制度”和实行“零”保费政策,确立了市级农担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建立镇(街道、园区)农担工作联络员制度。通过机制和制度及保费补助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农担体系架构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相关部门职责,凝聚政策合力,充分放大农担政策性支农平台的政策效应。</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1022/images/1634892262692898.jpg" alt="2.jpg"></p><p><br></p><p>农担工作的推进同样离不开合作银行的大力支持,成立来各合作银行与宜兴分公司信息互通、客户互荐、难点共商,项目共同尽调已成常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业务合作,农担公司用自身的高度专业化为银行把控农业授信风险,得到合作银行的广泛好评,双方共同助力三农发展。合作开展业务的银行已从成立之初的5家累计至14家,银担合作和协商机制得到了有效推进。</p><p><br></p><p><strong>实干笃行未来展望</strong></p><p><strong><br></strong></p><p>自成立以来,宜兴分公司始终牢记政策定位,坚持为农服务,一切从农业主体的角度考虑出发,不断扩大担保惠农范围及惠农政策力度,将抵押优先转变为信用优先,坚持对当地行业进行调查研究,概括总结地方农业产业特征,创新担保风险防控思路,撬动金融资本及财政资金精准投向切实的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地方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创收。</p><p><br></p><p>分公司将进一步围绕总公司“积极谋划、切实履责、团结协作、实干笃行”的工作方针,发扬“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农担精神,致力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放大农担支农平台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做大农业担保规模,深入强化银政担合作力度,切实抓好风险防控,积极助推宜兴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新时代的宜兴“鱼米之乡”贡献农担力量。</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