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编辑 删除

ID1125
文章分类1
标签五周年特刊
标题【五周年特刊】栉风沐雨奋力先行 敦本务实垒土成垛——兴化分公司成立四周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1年9月29日 下午2:09:43
来源江苏农担
h5链接
内容<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29/images/1632895573715278.jpg" alt="640.jpg"></p><p><br></p><p>数易春秋,风华正茂;几载耕耘,硕果累累。四年来,江苏农担兴化分公司从无到有,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在保余额超过6.2亿元;累计担保金额突破12亿元;累计服务经营主体达1762户。“千百万农民的笑脸,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兴化分公司在做实做细三农融资担保服务的同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在兴化,“有困难、找农担,需资金、到农担”已成为兴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口口相传的经验。</p><p><br></p><p><strong>一、及时雨彰显担当 牢记使命助农发展</strong></p><p><strong><br></strong></p><p>“真的太感谢农担公司了,跟他们合作3年,不仅办事效率高、服务好,而且融资成本还低,只有不到4.7%。这些年在农忙的时候,从来没掉过链子,可给我帮了大忙。”来自中堡镇的种粮大户周颂胜在本村承包了土地410亩,考虑到粮食种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公司业务经理联系经办银行为此提前准备材料审批,在水稻播种前将20万“惠农快贷”办理结束,确保不误农事。</p><p><br></p><p>“农忙时节,种粮户资金需求大,时效性强,对我们的服务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分公司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的信贷支持政策,确保第一时间将资金送到农户手中。”兴化分公司总经理徐刚介绍。</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29/images/1632895601669201.png" alt="2.png"></p><p><br></p><p>与周颂胜一样,及时获得农担贷款的还有大垛镇养殖户邹桂银,从事家鱼养殖的他一直以来在当地承包了120亩的蟹塘,近些年又新承包了30亩鱼塘,苦于资金紧张,只能零星地购买饲料,价格远高于厂商直购价,成本居高不下,成为持续经营的绊脚石。“这两年饲料、蟹药价格涨的太高,今年又一次性上交了三年承包费 ,急需用钱。”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笔30万元的贷款及时到账,解了燃眉之急。“没想到这么顺利,农担徐经理很上心,办得也快,我交了资料没过几天,贷款就办下来了,还不需要找外人担保。有了这笔钱,我直接向厂商批发饲料,一包50斤的饲料能便宜4元多,这可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喜上眉梢的邹桂银笑着说道。</p><p><br></p><p>兴化是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市和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市,在充分了解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前提下,分公司将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视为己任,把支持种养大户作为工作重心,已累计为1300户种养殖大户提供了6.6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分别占分公司担保户数的77%和金额的53%。以往,由于农户管理短板较多、缺少有效抵押物,而传统的农村联保模式给农户造成很大的担保压力,融资难更加突出。在农担支农惠农政策的撬动下,“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农业产业。特别是近两年来,分公司集中力量精准支持区域内的特色农业产业,对“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健康食品产业等农业重点品牌项目主动对接,提供优质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兴化农业品牌做大做强。通过“扶上马、送一程”,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空间,实现特色产业品牌化集群发展。以“兴化大闸蟹”为例,已累计为兴化螃蟹养殖户提供融资担保3.3亿元,为安丰镇、永丰镇等重点养殖大镇汇入强大产业支持资金,带动周边群众融入“兴化大闸蟹”产业。</p><p><br></p><p><strong>二、多举措稳产保供 惠农政策落到实处</strong></p><p><strong><br></strong></p><p>2012年在外做钢筋生意的吴祥珍选择回乡创业,他成立兴化市祥明养猪场。该养殖场先后被江苏省农业厅评为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被兴化市政府评为市首批美丽牧场。2019年“非洲猪瘟”进入平稳期后,政府出台的积极防控和鼓励政策使得整个养猪业复养的积极性逐步恢复,吴祥珍也更加坚定了对市场的信心。分公司得知吴祥珍缺少复产资金,积极与吴祥珍对接,为其提供担保融资200万元,支持他对养殖场的升级改造,改造后预计年出栏量可达12000头。在获得贷款后,吴祥珍仅在清淤河道、整治水污分离、完善蓄粪池等排污升级工作中就花去80多万元,“未来五年,我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园,农业园里有果蔬、绿化、有机稻米、生态养殖、虾蟹共作。”吴祥珍认真地说道。</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29/images/1632895651956067.png" alt="1.png"></p><p><br></p><p>近年来,兴化分公司盯紧支农政策方向,积极推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自2020年5月《兴化市地方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实施办法》出台以来,分公司已累计为828户农业经营主体减免保费358万元,大幅降低兴化市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分公司与市团委紧密合作,围绕农村青年创业的金融需求,合力推进“新农菁英贷”业务开展,聚力打通农村创业青年贷款“最后一公里”,累计放款3200万元,真正做到了为兴化市农村青年创业办实事、解难题。与市富民创业担保基金合作推出的“兴化富民贷”产品,主要服务对象为兴化市域全体创业人员,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该产品免收保费、财政贴息,从而大大降低了兴化市内新型农业经营创业者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这是分公司成立后推出的首个政策性惠农特色产品,目的是让城乡农业创业者贷得出款、贷得起款,激发农业经营主体的创业活力。”兴化分公司总经理徐刚表示,“富民创业贷”产品已与5家合作银行签约,已投放1650万元,减免保费13万元。</p><p><br></p><p><strong>三、两脚泥扎根农村 精耕细作量质齐升</strong></p><p><strong><br></strong></p><p>脚上有泥,心中才有底。要想真正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需求,就得常态化开展深入细致的尽调,把田间地头作为最接地气的办公场所,才能提供更具针对性、贴近性、实效性的担保服务。四年来,兴化分公司始终坚持实干、不走过场,项目审查不停在纸面、保后管理不流于形式。分公司承保前对每一户都进行电话访问,对100万元以上项目,尽可能都每户上门实地调查。经过四年的扎实工作,分公司业务经理人均服务486个经营主体,积极发扬了“两脚泥、有情怀、懂业务、有担当、守纪律”的农担精神,常行走在田间地头,收获了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分公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29/images/1632895687665707.png" alt="3.png"></p><p><br></p><p>脚上有泥,手里才有牌。农村的发展路子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农担业务平稳增长是靠双手“干”出来的。分公司在扎根农村的同时积极协同合作银行,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保持密切沟通,推动项目放款。截至目前,分公司与市内11家银行开展了业务合作,主要合作银行业务保持高速增长,银担合作成效明显。</p><p><br></p><p>脚上有泥,身下才有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一串脚印就是一条纽带,连接起小康伟业中的一段段航程。分公司在保客户兴化市庙徐生猪养殖场在2021年4月末突遭台风袭击,猪舍、设备几乎全部毁坏。分公司业务经理放弃假期,因乡村小道同样受损严重,徒步十余分钟前往受灾现场进行慰问调查。养殖场法人朱志卫表示,如果猪场重建有资金需求希望能继续得到农担的支持。兴化分公司不随意抽贷断贷,全力支持养殖场重建。看到他疲惫的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业务经理深切体会到了支农工作的价值。可以说,只有真正做到脚上有泥水、头上有汗水、心中有活水,才可说真正融入了脚下的土地,融入了乡村振兴的事业,融入了农户的安康与福祉。而这样的融入,也使农担事业有了一条永远砍不断、烂不掉、摧不毁的根,这条根也必将成为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永远的血脉、桥梁与纽带,成为永远绵延于希望田野上的小康长城。</p><p><br></p><p>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一桩桩、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记载了分公司一心为农的政策使命和责任担当。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兴化分公司将把四年发展作为新起点,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敢闯敢试,迎难而上,真正做到为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而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农业融资担保工作新局面。</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