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编辑 删除

ID1109
文章分类1
标签五周年特刊
标题【五周年特刊】为有活水入乡村 振兴路上勇担当——江苏农担成立5周年宿迁分公司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6日 下午6:38:15
来源江苏农担
h5链接
内容<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16/images/1631788242705434.jpg" alt="00.jpg"></p><p><br></p><p>近段时间以来,泗阳县芹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派忙碌。在承包经营流转的3500亩土地上,一望无垠的水稻穗大粒满,化身为产业工人的当地农民正在田间细心地劳作。而就在今年初,该合作社负责人张芹夫妻两人还在为采购农资急需资金而愁眉紧锁,由于抵押物不足等原因,银行能给予的贷款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经营需要。江苏农担宿迁分公司(以下简称宿迁分公司)业务人员第一时间登门调研后,很快就通过信用加抵押的方式同意担保贷款300万元,解决了合作社购买肥料等农资的燃眉之急。</p><p><br></p><p>“今年夏季小麦收成和价格都不错,利润比较可观。现在手里有了流动资金,本季水稻生产已经没有资金压力了,是宿迁农担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张芹夫妇心怀感激地说。在宿迁,像张芹夫妇这样在宿迁农担助力下走出经营困境的农业实体和个人还有很多很多。农担这个政策性支农平台,将金融信贷资金流向与政府支农政策导向有机统一,正在为宿迁的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引入金融源头“活水”,贡献着更多的“农担智慧”和“农担力量”。</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16/images/1631788282192495.jpg" alt="1.jpg"></p><p><strong><br></strong></p><p><strong>深化三方合作,协同支农机制显合力</strong></p><p><strong><br></strong></p><p>近年来,宿迁分公司进一步协调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强化政、银、担三方协同,着力推动政府产业政策、银行资金投向、政策性担保服务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面有效对接等政策措施,形成了财政金融高效协同支农新格局。</p><p><br></p><p>全面落实风险共担机制。按照政银担三方按2:2:6比例分担风险的要求,宿迁市通过市政府办发文,市政府分管领导批示,具体经办处室督办,迅速在全市建立起农担业务风险共担机制,实现市级和三县两区全覆盖,市、县两级财政设立的农担业务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总规模达6000万元,列全省各设区市分公司首位。其中市级2000万元,每县各1000万元,每区各500万元。有了地方财政的风险分担,全市农担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农担在保余额三个县均超过2亿元,两个区均超过1亿元,各县区风险补偿资金的放大倍数均超过20倍,财政支农资金通过农担市场化运作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杠杆作用。</p><p><br></p><p>出台政策推动业务发展。宿迁分公司刚成立时,由于农担属于新生事物,各银行合作积极性不高。宿迁市政府办于2018年12月印发了《关于支持我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农担贷款上规模奖补政策,紧密结合国家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普惠金融政策,逐步调动银行合作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家银行与宿迁分公司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业务,其中8家银行农担业务贷款规模超过5000万元,5家银行农担业务贷款规模超过1亿元。</p><p><br></p><p>推进农担体系县域全覆盖。目前,泗阳分公司已成立运营,泗洪分公司已获省财政厅批准设立,正在推进筹建工作;沭阳分公司的设立也正在筹划之中,农担触角进一步向田间地头延伸。</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16/images/1631788591503813.jpg" alt="2.jpg"></p><p><br></p><p>共享资源深化三方合作。在农业技能培训班开设农担知识课,联合开展农业融资对接会、专家专题授课等,推动农担与政府相关部门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开展交流合作,将农担政策宣传到田间地头,将农业融资需求信息导向农担。与合作行建立稳定交流机制,将农担合作业务作为专项考核任务纳入对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体系。在泗阳,发挥农担体系作用写入了县委一号文件,县政府组织建立了农担工作联动机制,今年又出台担保费用补贴政策,促进财政支农政策和农担惠农政策相结合,发挥1+1>2的政策效应。农担公司聘请乡镇农业农村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农担信息联络员,帮助宣传农担政策,推荐农业融资项目。通过建立“政府推荐、农担增信、银行放贷”的政银担三方合作模式,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br></p><p><br></p><p><strong>坚持政策定位,为农担保有温度</strong></p><p><strong><br></strong></p><p>宿迁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牢记为农、惠农、强农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政策性定位,为农担保不仅做到了锦上添花,更注重雪中送炭,做农业经营主体的暖心人。</p><p><br></p><p>病毒无情农担有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多点爆发,物流受阻,许多农业经营主体因此导致资金流紧张。对此,宿迁分公司第一时间响应,采取电话交流、不见面网络审批等方式,会同合作银行采取增加授信、无还本续贷、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继续提供担保服务。</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16/images/1631788339604699.jpg" alt="3.jpg"></p><p><br></p><p>“疫情期间,在银行还未正式上班的情况下,江苏农担为我们协调临时增加担保额度100万元,收购农产品的资金全都解决了,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啊!”回忆起去年初自己的“一筹莫展”到宿迁农担“雪中送炭”,宿迁市春朝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付春朝至今仍心有余悸,又如释重负。春朝禽业是一家以收售鸡、鸭、鹅、鹌鹑等禽蛋和养殖蛋鸽为主的农业企业,前期,宿迁分公司已经通过纯信用方式予以200万元担保授信支持企业发展。疫情期间因物流受阻无人上门收购,养殖户们眼看每天成千上万斤的禽蛋堆在库里形成损失而无能为力。宿迁分公司得知春朝禽业被列入民生保供企业名单,急需资金增加禽蛋采购,便迅速决定为该公司临时增加纯信用担保额度100万元,保证其在疫情期间向市场正常供应蛋品。这笔临时增加的授信不仅让春朝禽业在危机中抓住机遇迅速扩大经营规模,也让宿迁的许多家禽养殖户维持了正常的生产经营。</p><p><br></p><p>2018年底至2019年初,江苏浙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因受非洲猪瘟影响,死亡、扑杀生猪约4300头,损失严重。其后不久,企业需要购入2000多头母猪开展复养,并进行全场消毒,更新改造设备设施,急需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由于还处于非洲猪瘟期间,养殖风险仍然较大,且企业无抵押物,一段时期无销售流水,几经周折始终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宿迁分公司详细调研后,通过企业实际控制人夫妻+成年子女纯信用反担保方式提供担保贷款300万元,让企业得以复养成功,养殖规模快速增长,目前生猪存栏数已稳定在2万头以上。</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16/images/1631788358248739.jpg" alt="4.jpg"></p><p><br></p><p>排忧解难服务当先。宿迁分公司为农担保不仅仅体现在疫情等特殊时期,更体现在平时工作中,对于暂时经营困难的客户决不袖手旁观而是想方设法帮助客户渡过难关。泗阳县一家种植精品桃果的合作社,因下大雨积水导致新更换品种的几十亩桃园幼苗全部淹死,损失上百万元,偏又遇上新冠疫情,当季桃果销售无路,负责人无奈准备放弃经营。宿迁分公司得知情况后,主动利用自己的体系优势和广大客户、合作伙伴资源,帮助推销合作社的精品桃果,使得客户损失大为减轻。市区一家水产养殖企业,规划与大型餐饮连锁品牌企业合作,逐年扩大养殖规模。一场新冠疫情让各地酒店、饭馆一夜停业,该企业养殖的水产品价格迅速跌至成本线以下,企业的扩张计划戛然停止,同时还面临着庞大债务偿还压力。而此时,宿迁农担担保的200万元贷款又将首先到期,如果不能续保,将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到后面到期的几笔贷款续贷。在分析该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后,为支持企业继续经营下去,在反担保措施减弱的情况下,宿迁农担出于责任担当,仍然为其续保,帮助企业度过了最艰难时期,迎来了价格回升。</p><p><br></p><p><strong>强化精准服务,助力农户融资更轻松</strong></p><p><strong><br></strong></p><p>今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正在迅速展开。当下,宿迁分公司正在抢抓国家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勇担惠农强农新使命,强化精准服务,助力农户轻松融资、快速融资,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健康良性发展。</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16/images/1631788395261382.jpg" alt="5.jpg"></p><p><br></p><p>破解担保链条降风险。由于历史原因,宿迁许多农业经营主体都有对外担保,有的甚至远远超出自身负债规模,因对外担保代偿导致自身经营陷入困境、绝境的例子并不少见。宿迁分公司坚持以解决融资难问题为导向,坚持轻抵押、重信用原则,坚决以夫妻+成年子女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信用反担保为抓手,有效破解农户担保链条,在满足农户经营资金需求的同时降低农户经营隐性风险。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宿迁分公司一方面与合作银行加强交流,争取达成共识,鼓励合作银行对于农担的客户以农担担保为主,不强求追加家庭成员以外的第三方担保,避免客户因找外人担保而不得不提供对外担保,进而带来一定的经营隐性风险。另一方面,在与客户交流时,主动为客户分析对外担保的风险,详细讲解农担政策和反担保要求,取得客户理解和信任,主动寻求解除或减少对外担保,并将符合农担服务范围的被担保人推荐到农担办理贷款业务。据统计,宿迁分公司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担保客户,通过农担担保全部解除了对外担保责任或是减少了对外担保规模,促进了全市农业领域融资环境的改善。</p><p><br></p><p>提升业务体验强效率。效率,是宿迁分公司打开银行和客户合作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为提升客户和银行客户经理的体验感,宿迁分公司积极推行“123”工作制,即对合作银行移交合规资料、在分公司权限范围内的,原则上1天审结、项目尽调2天内完成、整体业务3个工作日办结。特殊项目开通绿色通道,资料即报即审,当日完成审批、2天办结。该工作制推行后,业务办理由原来的银行催办农担,变成了农担催办银行。同时,采取保姆式服务办法,与合作行客户经理加强交流培训,帮助合作行业务经理熟悉农担政策和专项产品内容、业务准入范围和办理流程、农担业务风险偏好和审核要点,指导客户经理如何快速寻找到营销切入口,降低营销成本。银行客户经理由抗拒合作转向欢迎合作,合作积极性大大增强。</p><p><br></p><p>开发专项产品显特色。围绕宿迁市政府培育的六大百亿级农业产业开发专项特色产品,提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担保方案。目前已针对沭阳县的花木产业,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花木行业协会、商会设计开发了“苏农担˙沭阳花木贷”,为花木种植户、经纪户等提供专项担保服务;结合“食在泗阳”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与县农业农村局开发了“苏农担·泗阳优农贷”,为桃果种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4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主体,提供批量化、精准化、便捷化的担保服务;正在面向全市优质稻麦种植、加工和泗洪县螃蟹养殖产业设计开发“苏农担·宿迁优粮贷”和“苏农担·泗洪螃蟹贷”。通过开发的专项担保产品,对同行业同类型的农户贷款进行可复制的批量化办理,为宿迁特色农业产业群的经营主体提供精准高效服务。</p><p><br></p><p><img src="http://www.jsafg.com.cn/uploads/20210916/images/1631788424299924.jpg" alt="6.jpg"></p><p><br></p><p>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截至目前,宿迁分公司已撬动累计18亿元金融活水投向农业产业,2143个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融资担保支持,户均年化综合融资成本仅5.6%(其中户均年化贷款利率4.78%,户均年化担保费率0.82%),累计节省融资成本4320万元(与国家规定的8%上限相比);在保余额9.55亿元,在保户数1299个,户均年化综合融资成本降低到了5.45%(其中户均年化贷款利率4.71%,户均年化担保费率0.74%)。</p><p><br></p><p><br></p>